近日全国众多冠脉名家齐聚商都郑州,在CSC2019的冠脉介入无植入“新” 论坛专题会上,以“创新”为索引,共同回顾了中国冠脉介入创新的发展、聚焦介入无植入全球临床研究、解析最新药物球囊技术革新、并展望DCB临床前沿探索。
近日全国众多冠脉名家齐聚商都郑州,在CSC2019的冠脉介入无植入“新” 论坛专题会上,以“创新”为索引,共同回顾了中国冠脉介入创新的发展、聚焦介入无植入全球临床研究、解析最新药物球囊技术革新、并展望DCB临床前沿探索。座无虚席的会场见证了全国介入术者的热情与期待,在悠悠古都郑州,燃点中国介入的“新”征程。
高屋建瓴 - 指点介入历程
高润霖院士(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)系统性地回顾了介入心脏病学的四次“革命”:从球囊扩张导管技术,到金属裸支架技术,再到药物洗脱支架运用,和以药物球囊及可降解支架为代表的“介入无植入”理念的不断发展。同时,高润霖院士指出,作为第四次技术革命的“介入无植入”理念仍在发展中,需要更多技术创新和临床研究。其中,RESTORE CHINA DCB系列研究则连续在TCT重磅发布研究结果,并同期发表于JACC子刊,标志着国内临床研究与国际一流水准接轨,进一步推动介入无植入理念的蓬勃发展。
推陈出新 – 聚焦介入研究
陈韵岱教授(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)代表RESTORE CHINA DCB系列研究工作组,分享了RESTORE CHINA ISR及RESTORE CHINA SVD两项临床研究的新进展。
RESTORE CHINA ISR临床研究,是首个药物涂层球囊技术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头对头研究,证实了新一代RESTORE DCB在ISR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同时,根据国际上DES-ISR的最新分型及腔内影像学指导推荐,RESTORE CHINA ISR临床研究基于其影像数据作回顾性分析,发现DCB术后QFR对靶病变预后具有良好预测效能,QFR<0.89则提示可能远期事件率提高。
RESTORE CHINA SVD临床研究,是与最新一代依维莫司DES做对比的药物球囊临床研究,并客观公正地选择了远期管腔丢失率作为主要终点,证实了新一代RESTORE DCB在原发小血管病变中的良好效果。同时,RESTORE CHINA SVD研究2年的临床随访结果于TCT2019重磅公布,其中试验组MACE事件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,进一步证实了RESOTRE DCB在原发小血管病变中的可靠疗效。
探索钻研 – DCB技术革新
Andrew Traver(欧洲药物球囊资深研发工程师)以专利技术角度,梳理了药物球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。其指出,药物球囊技术的发展历经三代,从第一代无涂层技术、到第二代造影剂涂层技术,到现在第三代紫胶胺盐涂层技术,药物球囊的技术特点得到显著提升。
以新一代RESTORE DCB为首的第三代药物球囊,运用SafePAX专利涂层技术,显著降低了输送过程中的药物丢失率,提高了DC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RESTORE的透明薄膜状涂层,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,显著提高了DCB的通过性。同时,RESTORE稳定的药物涂层技术,没有输送时间限制(30秒),提高了手术操作性。
笃行实践 – RESTORE 病例分享
张军教授(沧州中心医院)、余再新教授(中南大学湘雅医院)和汪敏教授(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)分别代表RESTORE CHINA系列临床研究工作组,分享了其在该临床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病例,并对DCB的临床使用做出深度思考。
张军教授指出,现有药物球囊存在涂层输送易脱落的局限,国外文献也证实,通过血管镜发现现有DCB使用后,远端血管有疑似脱落涂层导致一过性ST段抬高,从而存在潜在安全性风险。而新一代RESTORE DCB完整匀质的涂层性状,则避免了涂层脱落,提高了DCB的使用安全性。
余再新教授指出,现有药物球囊输送过程中有51%的药物丢失,有效药物抵达靶病变存在不确定性,尤其在一些迂曲狭窄病变中,药物丢失可能更高。而新一代RESTORE DCB涂层稳定,输送过程中的药物丢失率仅7%,从而确保药物能更有效抵达靶病变。
汪敏教授指出,相比现有药物球囊,新一代RESTORE DCB的通过性有了显著提升,尤其在迂曲和狭窄病变处,RESTORE具有更好的通过性和更佳的操作体验。同时,其没有输送时间限制也让术者操作更加适宜。
展望未来 – 药物球囊“新”里程
钱菊英教授(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)以临床研究和操作实践为基础,展望了未来药物球囊的应用与发展。相比于药物支架,药物涂层球囊具有药物覆盖全、无植入物及双抗较短的优势。根据国外临床数据,DCB的应用也逐渐从ISR病变扩展到De novo病变中,小血管病变和分叉病变也为国内DCB专家共识所推荐。但在DCB在De novo病变中,尤其是分叉病变仍缺乏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,同时,现有药物球囊技术也局限了其在De novo病变中的应用,而新一代RESTORE DCB的技术革新有助于DCB临床拓展。未来,药物球囊需要更多高质量的De novo病变临床研究。同时,诊断技术的发展与药物球囊的应用结合也值得期待,功能学指标的应用可以减少非必要干预,而腔内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优化诊疗策略。
相信随着更多高质量药物球囊临床研究,及新一代RESTORE DCB的上市,必将进一步推动介入无植入理念的发展,造福更多冠心病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