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月19日,在第十届临床心血管病大会(CCC2019) 暨第十六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(CISC2019)的“CTO”专场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巍教授发表主题报告,阐述CTO治疗中的具体临床策略。
编者按:2019年1月19日,在第十届临床心血管病大会(CCC2019) 暨第十六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(CISC2019)的“CTO”专场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巍教授发表主题报告,阐述CTO治疗中的具体临床策略。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刘巍教授
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(CTO)
CTO是指100%闭塞、TIMI0级血流并持续至少3个月的病变。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、药物治疗、冠状动脉血运重建(PCI或CABG)。
对于CTO患者,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(PCI)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、生活质量、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远期预后。
CTO临床决策的循证医学证据
决定CTO临床决策的首要因素是临床获益,既往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和临床试验。
CTO-PCI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观察性研究
1、EXPLORE研究
EXPLORE研究针对非梗死相关CTO患者展开,比较PCI与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,评估CTO血运重建对STEMI患者PCI结局影响。研究纳入2007年10月至2015年4月间共302例伴有CTO的STEMI患者,将其随机分为CTO血运重建组(n=148)和CTO未血运重建组(n=154),于术后第1~5年每年进行随访,并于术后1年行心磁共振成像(CMR)检查。研究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无差异,且所有患者均完成了1年临床随访。研究设定的主要终点为随访5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(心源性死亡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、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)。
EXPLORE研究设计
EXPLORE研究的结果显示,其随访4个月时主要终点(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)均未达预设终点。
EXPLORE研究结果
EXPLORE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,纳入患者时未区分CTO的症状、类型和缺血情况,筛选纳入患者的时间跨度较大,具有潜在的选择性偏倚,纳入CTO患者的PCI成功率较低(73%),研究结果基于替代终点而非最初设定的主要终点。
此外,对于近期出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非罪犯病变的CTO患者,EXPLORE研究不建议他们行PCI治疗来改善射血分数。
2、DECISION-CTO研究
DECISION-CTO研究首次将最佳药物治疗(OMT)设为对照组,比较CTO患者经药物治疗与PCI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结果。研究设定的主要终点为3年的全因死亡、心肌梗死、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,研究纳入4个国家和地区的19家医疗中心共834例患者,将其随机分入OMT组(n=398)和CTO-PCI组(n=417)。研究过程中,CTO-PCI的成功率达91%,近20%的OMT组患者跨组至CTO-PCI组。研究结果显示,随访至第3年时,两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(OMT vs. PCI:19.0% vs. 21.4%,非劣效性P=0.008),且西雅图心绞痛生活评分(QoL)无显著差异。随着随访时间延长,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小幅增加,但仍无显著差异。
上述结果可能与DECISION-CTO研究的设计和执行缺陷相关。两组患者处理非CTO血管的比例都很高,却没有报道是否存在症状或缺血证据,最佳药物治疗组跨组至CTO-PCI组的比例抬高,纳入患者的基线症状太轻,研究终点选择不佳,CTO-PCI的最大获益在于症状改善而非心肌梗死率和死亡率的改善,劣效性设计不恰当,尽管CTO-PCI确实应优于OMT才能取代最佳药物治疗的位置。此外,计划入组1284例患者,实际入组834例,人数过少导致研究结果效力降低。
3、EURO-CTO研究
EURO-CTO研究是针对合并CTO病变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展开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,比较PCI和OMT的临床效果。研究设定的主要终点为生活质量的改善,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评分(QoL)。研究最初预计纳入1200例患者,但入选缓慢导致最终仅入组407例,将其按照2:1的比例随机分至CTO-PCI组和OMT组。CTO-PCI的成功率达86.3%,仅7.3%的OMT组患者跨组至CTO-PCI组。研究结果显示,PCI能显著改善患者健康状态,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(P=0.009)、活动受限(P=0.022)和生活质量(P=0.049),但在死亡、再次血运重建、心肌梗死等其他主要终点事件方面并无显著优势。可能由于样本量较少,EURO-CTO研究的症状改善效果表现并不充分。
EURO-PCI研究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