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90年代初E .Braunwald首先提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(ACS)的概念,经过近20年的研究,ACS的病理生理基础已得到广泛认同,即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、血小板聚集、血栓形成造成心肌的急性缺血、坏死。其中血小板聚集是冠状动脉事件的始动因子。因此,尽早、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,是治疗ACS的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尽早、尽快恢复冠状动脉血供,显著改善ACS患者的预后。因此,抗血栓治疗奠定了ACS治疗的基石,再灌注治疗(PCI和溶栓)成为ACS治疗的里程碑。
ACS的抗血栓治疗包括两方面:一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,二是抗凝治疗,其中抗血小板治疗更为重要。近20年来,大量抗血小板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均证实了ACS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目前美国心脏协会/美国心脏病学学会(AHA/ACC)、欧洲心脏病学学会(ESC)对ACS抗血栓治疗提出以下几点建议:临床上考虑ACS诊断者应该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;ACS明确诊断者则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(阿司匹林+氯吡格雷);计划行PCI治疗,特别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有血栓者,则应在阿司匹林+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P IIb/IIIa受体拮抗剂。
大量临床研究提供的证据显示,ST段抬高心肌梗死(STEMI)患者迅速施行PCI治疗获益显著。因此,ESC2010年会发布的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指南就明确指出:STEMI 12 h内应尽早、尽快开始再灌注治疗,同时PCI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。患者胸痛发作后,应尽早在救护车上完成心电图检查,明确诊断,直接送往有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的心导管室,行直接PCI;如果首诊医院无行PCI的条件,此时如能在2 h内将患者送至有PCI条件的医院,并在90 min内开通冠状动脉,则建议紧急转院行直接PCI,否则应立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;发病3 h内如无溶栓禁忌证,则溶栓治疗与PCI治疗效果相当。
ACC/ESC STEMI治疗指南要求,就诊-球囊扩张时间≤90 min,但即使是经济发达的美国也仅有25%的医院能做到全天候PCI, 且仅有50%的患者能达到上述标准。中国2006年一项抽样调查表明,二、三级医院中STE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率为50.3%,其中溶栓率为50.3%,溶栓患者中90%仍使用第一代溶栓药物尿激酶(UK),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(tPA)者仅为2.7%。因此,2009年AHA/ACC及中国专家对STEMI溶栓治疗意见或共识进行进一步改进,以提高STEMI再灌注治疗的比例及成功率。
溶栓时间选择
提倡院前溶栓,这需要救护车上有专业人员做出准确诊断,由统一的调度中心协调各家医院的PCI资源。发病3 h内的患者如无禁忌证,溶栓治疗与PCI效果相当,可采用简便的溶栓治疗;发病3~12 h内的患者,如不能在90 min内行PCI,建议立即溶栓治疗,再转运至可行PCI的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,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PCI治疗;建议溶栓治疗与PCI治疗间隔在3~6 h之间,以减少出血并发症。
溶栓药物选择
AHA/ACC提倡尽可能选择第三代人工合成的特异性纤溶酶,如瑞替普酶和替奈普酶,可以在3 s至2 min内完成给药过程,迅速、简便,出血并发症少,便于院前用药,其90 minTIMI III级血流的再通率均能达到60%以上。国内目前使用的溶栓剂仍以UK 为主。“八五”国家攻关课题UK溶栓研究,对STEMI患者进行UK溶栓试验,结果发现2.2万 U/kg是安全有效剂量,血管再通率为67.3%。中华医学会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(rt-PA)与U K进行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表明 : rt-PA组中达到TIMI III级的患者显著多于U K 组(48.2% vs. 28.3%),且进行补救性PCI者显著低于U K 组(15.2 % vs. 24.1 %)。rt-PA加速给药法由于必须建立静脉通道,并联合肝素治疗,因而在院前急救时受到限制。
溶栓治疗的辅助抗栓药物
溶栓治疗的同时,建议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,阿司匹林100~300 mg/d和氯吡格雷300 mg/d首剂;对于只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不推荐使用GPⅡb/Ⅲa受体拮抗剂。对于肝素治疗,建议应用特异性纤维蛋白溶栓药物时在溶栓前、后48 h给予普通肝素静点,根据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(APTT)调整剂量。应用非选择性溶栓药物治疗的高危患者(大面积或前壁心肌梗死、心房颤动、既往有栓塞史或左室血栓)给于普通肝素皮下注射(溶栓12 h后),另外可选择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q 12 h。
在ACS的治疗理念上,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,与时俱进,求真务实,以人为本,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,提高ACS患者治疗的成功率。